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匡正干的导向,增强干的动力,形成干的合力,在以学促干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以下简称认可中心)质量管理部党支部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指导实践的强大动力,在学以致用上下功夫,在知行合一上见实效,确保重大任务圆满完成。
7月,认可中心作为我国唯一的国家认可机构,接受了国际认可合作组织开展的四年一度的国际同行评审。本次评审是保持我国认可制度国际互认地位的业务“大考”,更是检验主题教育成效的“大考”。
这是认可中心第一次以远程方式接受国际同行评审。来自12个国家的15名同行评审员将在两周时间内,采用线上会议的形式同时对14项认可制度进行评审,既要查阅周期内的文件、档案,又要对19个认可评审组的现场评审活动实施远程见证,最终对认可中心质量体系运行情况作出评价。
远程方式下,认可中心如何迎审?怎样才能达到同行评审组的要求?又如何确保远程技术支持?这一连串的问题全无经验可循,工作难度不小。越是任务艰巨越要凸显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模范先进作用。质量管理部作为迎审综合协调部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发挥迎难而上的精神,力求把工作做得再实一些!更细一些!
高度重视、提早策划。质量管理部组织部门相关岗位人员系统学习国际认可组织关于远程同行评审的文件要求。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出60多页的迎审手册,对全流程进行了细致周密的策划,更是统筹安排了与迎审相关的各类人员职责,精心编排了100余名应答人、联络人、口译员、国际人才梯队人员、技术支持人员每天的日程安排。
不断优化,统筹推进。迎审前,质量管理部第一时间组织各部室落实同行评审组的相关要求;同时,策划实施了覆盖内外部200余人次的系列培训,涉及国际沟通与谈判技巧、迎审心理准备的通用讲座,更有资深同行评审员的经验分享、行业专家与口译团队的经验交流。评审期间,每天组织召开沟通会议,一天一总结,及时汇总梳理问题。
质量管理部党支部锤炼实干的作风,确保一项任务就是一个号令,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迎审前后,质量管理部与相关各方一直保持密切沟通,包括国际同行评审员、评审现场联络员、口译员、被见证机构、远程平台提供方……日常联络人员多达百余人。此起彼伏的电话、回不完的邮件、早出晚归、加班加点……这一幕幕构成了迎审期间质量管理部的日常。仅评审前两个月,负责主要对接沟通的1名同志就收发邮件近1000封。
克服远程局限,无障碍传递信息、展示成果是本次评审能否成功的关键,也是质量管理部同志们扑下身子、狠下功夫的方向所在。首先,一个实用、安全、兼容且能提供同传通道的会议平台是评审成功的技术保障。质量管理部多方比较,确定了两款远程会议平台,为了让大家熟悉掌握,精心制作了8份可视化中英文说明,组织中外100多名相关人员逐一进行平台测试。遇到时差要加班,发现问题要反复调试解决,往往一次测试需要花费数小时。经过3个月的反复测试,确保了全体人员、所有场景全覆盖。其次,一个专业能力强、职业素养高的口译团队是评审成功的沟通保障。经过细致的市场调研比选确定口译员团队后,质量管理部不仅对译员与同行评审员的匹配作出科学安排,还对译员进行了系统培训,使其了解认可术语、标准、评审程序、关注事项等,最大程度跨越评审中的语言障碍。
在认可中心高效组织、质量管理部综合协调和各部门通力协作下,国际同行评审按照计划如期结束,认可中心顺利通过国际同行办公室评审和见证评审。而疫情以来,因远程评审复杂、沟通不畅,体量大、制度多的认可机构通常会面临周期延长的风险,如美国认可机构评审了两个多月,俄罗斯认可机构评审了一个月。
经过本次国际同行评审,认可中心继续保持了14项认可制度的互认资格,这为我国获认可的检验检测认证结果得到国际承认奠定了基础。国际同行评审组对认可中心工作人员和评审组的专业能力表示高度赞赏,并对质量管理部相关同志的敬业和奉献表示由衷感谢。质量管理部党支部将继续恪尽职守,做好认可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持续巩固深化主题教育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