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空气颗粒物来源解析新标将至:离子色谱与GC-MS技术双剑合璧助力精准监测 发布时间:2025-08-12

2025年8月1日,《环境空气 颗粒物来源解析 离子色谱法测定颗粒物中左旋葡聚糖、甘露聚糖和半乳聚糖》(HJ 1413-2025)与《环境空气 颗粒物来源解析 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颗粒物中左旋葡聚糖、甘露聚糖和半乳聚糖》(HJ 1414-2025)两项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将正式实施。作为首次发布的颗粒物来源解析专项技术规范,二者分别以离子色谱(IC)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为核心检测手段,为大气颗粒物中生物质燃烧标志物(左旋葡聚糖等糖类)的精准测定提供了标准化技术路径,将显著提升我国环境空气颗粒物来源解析的科学性与精细化水平。

一、离子色谱法(HJ 1413-2025):高效分离,精准定量中高浓度污染物

HJ 1413-2025标准规定了离子色谱法测定颗粒物中左旋葡聚糖、甘露聚糖和半乳聚糖的技术要求。

该方法通过将颗粒物样品中的左旋葡聚糖、甘露聚糖和半乳聚糖经水超声提取,提取液经有机物净化柱和重金属 净化柱净化,再经离子色谱柱分离后,用安培检测器检测。

技术特点与性能指标:

检出限与测定下限:当试样体积 10.0 mL,进样量 200 mL 时,左旋葡聚糖、甘露聚糖和半乳聚糖的检出限分别为 0.09 mg、0.08 mg 和 0.08 mg,测定下限分别为 0.36 mg、0.32 mg 和 0.32 mg;当采样体积为 24 m3,提取液体积为10 mL、进样量为 200 mL 时,左旋葡聚糖、甘露聚糖、半乳聚糖的方法检出限均为 0.004 mg/m3,测定下限均为 0.016 mg/m3。当颗粒物质量为 0.2 g、提取液体积为 10 mL、进样量为 200 mL 时,左旋葡聚糖、甘露聚糖、半乳聚糖的方法检出限分别为 0.5 mg/g、0.4 mg/g 和 0.4 mg/g,测定下限分别为 2.0 mg/g、1.6 mg/g和 1.6 mg/g。可满足常规环境空气及污染源颗粒物中糖类物质的检测需求。

适用场景:无需复杂衍生化前处理,操作简便、分析效率高。

该方法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主导起草,填补了国内离子色谱法在颗粒物糖类检测领域的标准空白,为污染源解析中生物质燃烧贡献占比的快速评估提供了可靠依据。

二、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法(HJ 1414-2025):超痕量检测,攻克低浓度样品分析难题

HJ 1414-2025标准则采用衍生化-GC-MS联用技术,通过通过对颗粒物样品中的左旋葡聚糖、甘露聚糖和半乳聚糖,经超声波提取或加压流体萃取,对萃取液进行浓缩后,用甲基硅烷化试剂衍生,生成的甲基硅烷化聚糖衍生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离、检测,根据保留时间和特征离子定性,内标法定量。

技术突破与性能优势:

超痕量检出能力:当试样体积为 1.0 mL,进样量为 1.0 μL 时,采用选择离子扫描方式,左旋葡聚糖、甘露聚糖和半乳聚糖的检出限分别为 0.02 mg、0.01 mg 和 0.007 mg,测定下限分别为 0.08 mg、0.04 mg 和 0.028 mg;当 采样体积为24m3,提取液浓缩定容体积为 1.0 mL,进样量为 1.0 μL 时,采用选择离子扫描方式,左旋葡聚糖、甘露聚糖和半乳聚糖的检出限分别为 0.0008 µg/m3、0.0004 µg/m3 和 0.0004 µg/m3,测定下限分别为 0.0032 µg/m3、0.0016 µg/m3 和 0.0016 µg/m3;当颗粒物质量为 0.2g,提取液浓缩定容体积为 1.0 mL,进样量为 1.0 μL 时,采用选择离子扫描方式,左旋葡聚糖、甘露聚糖和半乳聚糖的检出限分别为 0.1 µg/g、0.05µg/g 和 0.04 µg/g,测定下限分别为 0.40 µg/g、0.20µg/g 和 0.16µg/g。较离子色谱法检出限降低1-2个数量级,可精准捕捉背景大气中低浓度糖类信号。

该标准由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与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单位联合研制,其超高灵敏度特性为低污染环境下的颗粒物来源解析提供了技术支撑。

双技术协同:提升监测能力,助力大气污染防治精细化

左旋葡聚糖等糖类常被作为环境介质中生物质燃烧排放有机物的标识组分,用于大气污染源解析研究。其精准测定可为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中“生物质燃烧源”的定量核算提供关键数据,支撑细颗粒物成因分析与污染防治决策。

作为首次发布的颗粒物来源解析专项标准,HJ 1413-2025与HJ 1414-2025的实施将推动环境监测技术向“高灵敏度、高选择性、标准化”迈进。一方面,统一的检测方法将规范全国颗粒物来源解析数据质量,提升不同地区监测结果的可比性;另一方面,精准的生物质燃烧源解析结果可为地方政府制定针对性减排政策(如秸秆禁烧管控、清洁能源替代)提供科学依据,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

随着两项标准的落地,我国环境空气颗粒物来源解析技术体系将进一步完善,为大气污染防治精细化管理注入“科技动能”。

基于此,仪器信息网计划于9月4-5日召开“第十届色谱网络会议”(iCC 2025),会议由中国化学会色谱专委会指导,仪器信息网联合北美华人色谱学会共同举办。将围绕当下色谱领域的最新技术和应用,邀请业内知名科研学者和经验丰富的应用专家做精彩报告。点击了解会议详情)

屏幕截图 2025-07-30 181755.png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