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们都不是一般的地球人,对于眼前世界的危险性一无所知使得他们更加勇往直前“探索世界”,一双小手却成为细菌的游乐场,为了避免传染疾病,适当地使用儿童净菌喷雾成了妈妈们的共识,只是目前市面上可选择的儿童净菌喷雾品牌繁多,看得人眼花缭乱。
用到宝宝身上的儿童净菌喷雾等产品,尤其一想到要和皮肤直接接触,选择的时候必须慎而又慎。所以,大多数妈妈在挑选的时候也都会很自然地问一句有没有相应的产品检测报告。看似简单的几页纸,其实背后也是大有玄机的,部分商家也是抓住了消费者迷信第三方认证,看到红印章就放松警惕的心理,随便抓一份检测报告混淆视听,号称可以预防手足口病的产品,检测报告的内容却是关于细菌检测的,而致病原因罪魁祸首EV71或CA16却没有任何体现,如果不仔细看很容易就被唬住。
为什么要有检测报告?
对于儿童净菌喷雾等产品来说,检测报告重要吗?很重要。对于产品来说,一份真实、权威的检测报告本身就是对产品品质的最好背书。
但是反过来,也许有人会质疑,检测报告难道就不会造假吗?
会。所以才更需要修炼出能识别检测报告含金量的火眼金睛。
如何鉴别检测报告的真伪
全日净免洗净菌露检测报告内页
这里以儿童净菌喷雾全日净免洗净菌露的检测报告作为范例,一起来看看如何正确解读一份产品检测报告。首先,一份正规的检验报告一般都是3-5页组成,不同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上盖的章不尽相同,但最重要的是要认清这几个标志及编号。
不同的印章有不同说法
CMA
CMA是中国计量认证。根据《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规定》的要求,承接政府职能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必须具有消毒产品检测的CMA资质。
CNAS
CNAS是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这个标识表明质检中心的检测能力和设备能力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正式发文,于2019年起,检验检测机构全部报告和证书编号都要上报,市场监管总局将据此向社会提供检验检测报告和证书编号有效性的网上查询平台,验证真伪,输入检测报告编号,结果一查便知,也可以根据首页检验报告上的编号及报告页下方的电话,直接打电话咨询验证。
目前,跨境购、海淘消费等逐渐受到热捧,部分商家喜欢用国外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为产品贴金,但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其报告的真伪性及权威性难以验证。再者,不同国家检测标准不一,因此,舶来品如果想在中国市场上销售也都要重新取得我国法律认可的检测报告才行,如果没有检测报告怎么办呢?对不起,只能走海淘。因此,如果妈妈们发现有些产品只能在海淘平台上买到的话,就要多留一个心眼儿了。
那些数据怎么看
这部分内容是大多数妈妈应该关注的重点。对于儿童净菌喷雾来说,杀灭病毒的能力是一项硬指标。
越来越多的儿童净菌喷雾喜欢拿杀菌率99.999%说事,但离开起效时间单独谈论杀菌效果是没有意义的。99.999%的效果需要多久才能达到?1分钟还是10分钟?对于一刻都安静不下来的宝宝们来说,这个等待的时间自然是越短越好。
红框内的内容都是需要格外注意的
全日净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检测结果显示,“该全日净免洗净菌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作用1min,杀灭对数值均>5.00(即99.999%),对白色念珠菌作用1min,杀灭对数值>4.00(即99.99%)”。这与全日净免官方宣传的“60秒内,全日净免洗净菌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等细菌、真菌的杀灭率达到99.9%以上”是一致的。这里提到的“杀灭对数值”,是微生物检测专业计数方法,是将杀菌前后的细菌总数取对数之后相减所得到的数值,换算成百分比,对数值4就是99.99%,对数5就是99.999%,对数6就是99.9999%,以此类推。
除了杀灭数值和作用时间,另一个不容忽略的问题就是检测菌种,针对同一细菌起效还是多种致病菌同样有效,结果可是大不一样的,面对部分商家在宣传中对于检测结果的选择性呈现一定要擦亮眼睛。
此外,对于检测报告中的文字表述同样要引起注意。在毒理学安全性评价中,皮肤刺激强度评价里的“轻微刺激”和“无刺激性”是两个不同的安全等级,极轻微刺激就是有刺激,不等同于无刺激。
最后,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就是检测的过程中是否严格遵循了程序标准对于结果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就以现在大家最为关心的装修污染“隐形杀手”甲醛检测为例,我国国家标准是在密闭的空间使用特定方法或仪器作用15分钟,然后关闭仪器并封闭门窗24小时后再次检测甲醛浓度,此时得到的结论才能真实有效地反映产品去除甲醛的能力。如果有产品宣称几个小时或者几十分钟之后就可以将甲醛浓度变为0,这个很可能也是商家宣传上的误导。甲醛是能溶于水的,以前的土办法就是用清水吸收甲醛,使用加湿器也能在短时间内达到甲醛含量下降的效果,然而随着水分的蒸发以及室内湿度的加大,反而会加速甲醛释放。
全日净清除甲醛检测报告:24小时之后检测,去除率87.5%
结语
总之一句话,拿到一份产品检测报告不能只关心数值的漂亮与否,确认报告真伪之后,认真科学的解读才是关键。毕竟,用到宝宝身上的杀菌产品,再怎么小心都不为过。
[ 来源:大众新闻网 ]